当前位置:言情书吧>历史小说>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> 第22章朝堂之上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2章朝堂之上

    在李翔在为各地纷纷迭起的诸反王头痛的时候,其他势力对于这一消息却是亦不平静。

      巍峨的洛阳皇宫,精锐的虎贲卫士戒备森严,不时还走过一队队四处巡逻的精卒。

      德阳殿便是大汉皇帝朝议的地方,朝堂上,百官列队,分别恭立在大殿两侧。

      而右侧居首的正是一名中年人,此人却是生得五大三粗,满脸横肉,正是当朝大将军何进了。

      说起这何进,满堂公卿皆是鄙视无已。一介屠户粗鄙之辈,若不是有着一个当着皇后的妹妹,如何有资格与他们共列一堂。一无德无能之辈,焉敢窃居大将军高位。

      而汉灵帝刘宏仍像往常一样高高端坐在龙椅之上。

      不过,此时的汉灵帝却是满脸憔悴之色,双眼之中带着一丝怎么都掩饰不了的疲惫,甚至若是靠近观察的话,依昔可以看到汉灵帝鬓角的一丝斑白。

      看着正在激烈争吵的文武百官,汉帝刘宏的眼中不由地闪过一丝怒火。

      如今大汉已是危如累卵,可这满堂诸卿却还是碌碌无为,整天都在为自家那一丝龌龊争吵不休。

      殊不知大汉一旦倒了的话,他们也只会成为黄巾的一只只刀下鬼罢了。

      在这满堂文武中,可是有近八成的官员都出自天下各大小世家。而如今黄巾军对于世家势力的打击犹在汉室之上,在大汉沦陷的各州之中,不知有多少世家被黄巾直接屠门灭户,斩尽杀绝。

      而即便是幸存下来的各大世家,也不过是勿勿逃离,连家中资产根本就来不及携带,累世积累尽皆付之东流。

      虽然汉灵帝刘宏对于满堂公卿的行为极度愤怒,但他自己却也是对此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  自东汉开国之时,世家势力便不断扩大。到了如今汉灵帝时期,就连汉灵帝刘宏本人都对世家势力忌惮无比,不敢真正触及到世家的底线。

      要不是忌惮于世家势力,汉灵帝刘宏又何必放纵十常侍的所作所为。

      甚至汉灵帝对十常侍不只是放纵了,而是在暗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支持。要不然,十常侍哪来的胆子敢霍乱朝纲,引得天怒人怨。

      自汉和帝时期,外戚便一直势大,甚至多次在朝堂做到了专权。很多人都以为,汉灵帝重用十常侍是为了抗衡外戚势力。

      但别人不了解,汉灵帝还不了解那何进又有几分本事吗。对付那何进,汉灵帝还需要用到十常侍吗。

      汉灵帝之所以重用十常侍,不过是为了抗衡世家势力罢了。十常侍一开始也确实不负所望,帮汉灵帝对世家势力一顿打压。

      但世家能够操纵朝堂这么长时间,自然不是易与之辈,很快就推出了何进这个蠢货和十常侍打擂台。可怜何进还在对此沾沾自喜,自以为自己众望所归,深得人心,却不知道自己仅仅是人家手中的一柄刀罢了。

      想到这里,汉灵帝顿时叹了一口气,甚至变得有些意志消沉了起来。

      如今,不仅是朝堂之内今汉灵帝有气无处发,朝堂之外的局势更是令汉灵帝怒火万丈。

      南阳之地,张曼成二十万黄巾肆虐其中,兵势直逼帝都洛阳。虽然汉灵帝紧急调动了执金吾丁原前去抵抗,也不过是勉强防守罢了。

      中原兖豫之地,黄甫嵩与朱儁虽偶有小胜,但总体上却是连战连退,只能依靠一座座坚城固守。

      冀州之地更是麻烦,魏郡邺城之地已经是邻近司隶的最后一座坚城了。若是邺城一失,接下来便是司隶所在的河内郡了,再往下便是帝都洛阳所在的河南尹了。

      如今大汉处处都要援兵,但汉灵帝哪还有援兵可派。如今司隶仅有的一些兵马,不过是一些刚刚征召的新兵罢了,这些人拱卫洛阳都勉强,别说派去各处战场了。

      “陛下,大事不妙啊,扬州叛逆洪秀全起兵作乱,连续攻取数郡之地。”正当汉灵帝思索之间,殿外一道凄厉的喊声却是传来。汉灵帝抬头一望,只见一员探报持着书信一路小跑着进入了大殿。

      “快,呈上前来。”如此大事,汉灵帝怎能不关心,当即就要打开书信查看。

      “陛下,大事不妙,青徐之地窦建德,王世充等六贼起兵作乱,攻击郡县。”

      “陛下,大事不妙,荆州有项氏一族自称项羽后人起兵作乱。”

      “陛下,大事不妙了,幽州秦政自称前秦后人,起兵作乱,幽州危急。”

      汉灵帝才接过书信,但还一不待查看,猛然间又是连续三声凄厉的声音传来。

      “放肆,叛逆,都是叛逆。”

      “该杀,该杀,通通都该杀。”

      连续数道噩耗传来,汉灵帝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愤怒,顿时开口破骂道。

      而朝堂之上亦是立即变得混乱起来,各种议论之声连绵不绝。

      良久,汉灵帝像是终于骂累了,有气无力地问了一句,“眼下时局如此,不知诸位爱卿可还有何妙计教朕?”

      然而回应汉灵帝的,却只有一阵沉默。这满朝公卿勾心斗角还算可以,但国之大事出谋划策却还是免了。

      “报……”又是一道探报的声音传来,在如此沉默的氛围下,这道声音却是显得这么刺耳。

      汉灵帝刘宏头也不抬地直接问道,“说吧,又是谁造反了?还是哪位将军又战败了?”

      探报此时却是满脸懵逼,尽管脑中堆满了问号,但这探报怎敢放肆,只得小心翼翼地回道,“启禀陛下,大捷,大捷呀。”

      “哎,又败了……”汉灵帝话还未说完,却是突然反应了过来,连连问道,“你说什么?大捷?何处大捷?是哪位将军打了胜仗?”

      像是来不及等这员探报回答,汉灵帝竟然直接冲了下去,一把抢过探报手中的书信,自顾自地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  “哈哈哈哈哈,大捷,大捷,果真是大捷呀。”汉灵帝一目十行地浏览完消息之后,刚刚的怒气仿佛不曾出现过似的,径直发出了一阵狂笑。

      “哈哈哈,高祖显灵呀,我大汉危难之际,终是出一将才呀。此子有大功,当赏,当大赏。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言情书吧

网站地图